七月的中午,阳光高照,万里无云。当记者来到贵州广播电视台时,刘芳正在进行电台节目《爱聆听》的直播,她在与一名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孩子过一个有意义暑假的母亲进行沟通,她颇具亲和力的语言和实用的建议,使得那端的听众豁然开朗,当得知自己给别人解答了困惑,喜悦的微笑在她的脸上浮现。
刘芳是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的一名盲人女教师。1997年,她开始因视网膜色素变性而渐渐失明。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将这位女性击垮,她选择在逆境中重新扬帆起航,微笑面对命运的磨砺。她不向命运低头,以钢铁般的毅力,继续坚守教师岗位,用爱的信心和力量帮助很多孩子打开心窗,并从课堂走上各地的道德讲堂,为时代奉献“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正能量。2016年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 凯勒”。
“用爱倾听”的老师
刘芳于1993年参加工作,1997年查出眼疾,十年时间,她的世界由光明变成黑暗,但是她还是在全盲的状况下,成功带完了一届学生,她不仅是孩子们的语文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心灵导师,校园里的残疾孩子遭到别的同学耻笑,刘芳会对他们说:“嘲笑他人就等于嘲笑自己,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人。”有两个高位截瘫的孩子需要假肢,刘芳第一时间联系假肢厂家为孩子们咨询,最终两个孩子得到了假肢厂提供的价值5万元的公益假肢,从而可以快乐地行走,自由地追梦。她在各地的道德讲堂讲述自己用爱重新找到光明的故事,她用坚毅的个性、幽默的话语、真实的经历,打动和感染了无数人的心灵。
残疾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被社会抛弃,将自己裹藏起来,生活没有质量。刘芳特别赞同“残健融合”这个理念,就业、择偶,这些健全人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残疾人也会遇到,并且难上加难。所以刘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在学习上给他们建议,也要在情感上与他们有许多心与心的交流。
电台的“知心姐姐”
2016年,刘芳在电台有了专门的栏目《爱聆听》,一个心理援助公益节目,主旨是让听众在倾听别人故事的同时,也学会卸下心灵重负,缓解和消除社会中的矛盾与不快,起到积极的宣导作用。
提到电台节目,刘芳向记者诉说她的工作心得,每次直播,她都要提前两天为节目做准备,将稿子熟练于心,才能给听众呈现一个最好的状态。“在电台直播时听到的好多残疾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有时候跟健全人烦恼的事情是一样的。电台的工作与心理老师相比,有很大不同,心理老师是一对一地与学生交流,而电台工作是面向大众的,它需要传递给人们健康的情绪,给予听众困境中奋力拼搏的勇气,《爱聆听》节目为众多听众在电波中搭起心与心交流的桥梁,其中来自昆明、安顺、从江的盲人朋友在节目的帮助下纷纷走出失明的困惑重新找回了自信。”
“自强不息”的作家
凭着对农村教育的热爱、对学生难以割舍的感情,刘芳创作了《石榴青青》和《花开十年》这两部小说,前者真实地记录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变化和一群年轻人的理想和追求,其中大量笔墨触及到师生之间最质朴的感情,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希望和困惑。后者讲述了贵州山区女教师刘思楠在井台中学的感人教学历程。十年间,她的眼睛渐渐失明,而内心却渐渐明朗。作品以生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西部山区学校多彩的现实图景,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刘芳两部作品的部分书款捐给贵州省盲人协会并设立了奖学金帮助生活困难的孩子,刘芳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可以带给残疾孩子实际的帮助,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
即使已经失明,刘芳也坚持“阅读”,在她的电脑文件夹内,有一整套“茅盾文学作品集”的语音版。她前后参加了2次由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贵州省图书馆主办“声音的力量——全民阅读推广系列助残活动”,她深切感受到扎实的文学功底离不开阅读,听读,摸读,讲读,换个路径,换个角度,任何方式都可以产生一种胆量和勇气去探索文字世界的奥妙。
新职务,新挑战
多年来,刘芳与残疾人事业解下了“不解之缘”,诗歌,演讲,文艺汇演,各级残联组织的活动她都积极参加,最近,她当选了贵州省盲人协会的常务副主席,新的职务也给予了她新的挑战,她说:“当前,残障人士在社会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如何加大残疾人的教育力度,加强残疾人分类别学习,促进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接受“再教育”,如何结合残疾人的需求有效地开展活动,举办更多适合残疾人文化发展的公益活动,都是她今后思考和工作的重点。
刘芳表示,新的时代给了每个人新的机会,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残疾人来讲,更应该如此,我们不要因为残缺束缚自己,要勇于接受自己,寻求平等与尊重,努力地走出去。
从光明走向黑暗、又从黑暗走向光明,刘芳用她无私的爱,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的人,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励了无数的人,用积极的行动书写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谱写了生命中最动听的乐章。
2018-07-27 23: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