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温州,一种“外挂式”的升降梯,成为了街头的风景,它是专门为残疾人设置的,样式比较特别。
这种升降梯目前国内用得不多,上海、广州等城市新建的地铁车站有。
而杭州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里,不但没有这样的升降梯,甚至无障碍坡道也没有。
对此,记者采访了10位依靠轮椅行动的残疾人,听听他们的声音。
一台“外挂式”二三十万元
温州大南门地下通道、新南站人行天桥,都将安装这种“外挂式”升降梯,共6座。这种梯子,仿佛是挂在台阶的栏杆上,上下自如,还有点像那些追风少年爱玩的游戏一样。人坐在一个类似篮子的设备里。
“外挂式”升降梯,固定在扶手上,平时收起来,贴墙放着。如有坐轮椅的残疾人,或者老年人要过通道,按下轨道两头的呼叫器,管理人员就会过来把轮椅固定好,然后打开升降梯。
“一部升降梯,进口的要10至20万元,国产升降梯的价格低30%左右。”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成果部主任蒋晓青介绍,“一个地道,4个口子,如果装最便宜的,也要二三十万。”
每次过武林广场十字路口都会很恼火
武林广场的地下通道,2004年建成开放,从那以后,残疾人胡雄华每次过这个十字路口,都会很恼火。
尤其是武林广场东南角的进出口,有个无障碍坡道,“这个坡道是个摆设,我上去后,发现通道里是自动扶梯跟台阶,根本下不去。老婆一个人又抬不动我,只好退出来。”
胡雄华认为,在地下通道安装“升降梯”这样的无障碍设施,很有必要。
年过七旬的屠有根,是老杭州,今年年初,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她失去了左小腿。
屠有根说,如果能有这样的升降梯,“好,肯定好,太方便我们了。”
坐轮椅的人平时几乎不出门
“升降梯装起来肯定是方便的,但对我来说,装不装无所谓。”卜和珍说。
60岁的卜和珍,双腿被截肢,虽然装了假肢,但吃不消长时间行走,出门靠轮椅。但靠轮椅行动的这3年,卜和珍伸出手指,比了比:“一共出门3趟,都是去喝喜酒。”
记者采访的这10人当中,有7个都说,平时几乎不出门,就算出去,也是小范围活动。
“坐了轮椅出门,总归不方便,家里人也不放心。”卜和珍说。
装上这样的升降梯可能只是个摆设
残疾人于桂梅说,平时几乎不出门,这么贵的设施,有多少人用得到。
杭州一共有47.78万残疾人,其中肢体残疾的占30%,需要轮椅出行的至少有上万人,还不包括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但你在马路上看到过坐轮椅的人有多少?像我这样的,一个人怎么敢出去!”
于桂梅说,道路上的障碍还没扫平,装上这样的升降梯,只是个摆设。
残疾人不是不想出门,相反,他们渴望融入社会。但无障碍设施,对他们来说还有障碍。但这个措施,还有些“虚”。
杭州市残疾人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张华说:“一条道路修建完成,找一个残疾人走一遍,如果一路顺畅,那就说明真正做到了无障碍,如果一路磕磕碰碰,需要不断求助,那就是还不到位。”
安装如此昂贵的无障碍设施前,首先要把残疾人从出门到城市各个角落的无障碍设施细节作好,否则,这些高端设备,只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