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经济述评:居民收入增长逾百倍
浏览量:489 发布时间:2009-08-11 18:24:15
分享至
新中国60年经济述评:居民收入增长逾百倍
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这是三峡大坝全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中国60年经济述评:居民收入增长逾百倍
  1956年7月15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这是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排成长列开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全厂职工夹道欢呼。新华社发

新中国60年经济述评:居民收入增长逾百倍
这是195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的工业样品陈列馆(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中国60年经济述评:居民收入增长逾百倍
  2007年1月9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行的2007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参观者参观中国海尔集团展出的液晶平板电视(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在这一个甲子的历程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教科文卫等各项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中央新闻单位从8月9日起联合推出“经典中国·辉煌60年”专栏,分经济发展成就、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信息化等24个专题,系统展示新中国60年的伟大成就。

    惊人的跨越——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述评

  在世界经济深陷衰退中,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引人注目的增长速度——7.1%。

  “这就使它成为世界经济十强中唯一在最近几个月里恢复强劲增长的国家。许多分析家认为中国可以帮助带动世界其他国家走出低谷。”美联社这样评论道。

  从满目疮痍、积贫积弱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从封闭半封闭到直接关系全球经济复苏……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惊人跨越。 

  告别贫穷 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今年80岁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1952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坐上北上的列车,投身热火朝天的新中国工业建设。他参加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选址和验收工作。在长春郊外伪满陆军医院的废墟和荒地上,只用了3年时间,一座“汽车城”神奇般崛起,解放牌4吨载重汽车驶出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富拉尔重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沈阳重机厂、大连造船厂……他眼见着一个个重工业企业拔地而起。

  “解放前我们只能制造一些轻工日用品,装备制造业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个万吨水压机……每一个前进步伐,当时都让人们激动自豪。”高尚全说,特别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成就举世公认。

  国富民强——曾经是百年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之追求、奉献乃至牺牲的理想。今天,这一理想正在变为现实。

  回想新中国成立前,在世界经济“俱乐部”中,几乎听不见中国的声音。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生产倒退、交通破坏、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一书这样描述当时的经济状况。

  “扣除价格因素后,我们现在5天创造的财富量,就相当于1952年时全年创造的财富量。”经手无数笔数据、核算中国经济“总账”的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说。

  一组数字标志着中国已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6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人均超过3000美元;财政收入增长约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贸易比重达7.9%。

  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伟大跨越。

  洋油、洋火、洋钉、洋布,这些名称曾经深深刺伤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以重工业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部门中国都有,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工厂”。

  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断言,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须碰到的第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一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只有1.13亿吨。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29亿吨,粮食自给率高达95%。

  经过60年的努力,神州大地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6年6月,毛泽东畅游长江时曾写下“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雄奇诗篇。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2309米巍巍大坝横江而起。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路长度增长约38倍,铁路增长约3倍,民航里程增长200多倍。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从1949年的一成提升到现在的近五成,城市的数量增长了6倍。地铁、高架桥、购物中心、体育馆、游乐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同时,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城市开始反哺农村,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经过60年的努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在江苏省赣榆县做统计工作的王卫国是国庆10周年时出生的,他以一个统计人的细致记录了他家庭的变化:

  “1959年我出生时全家住在祖辈留下的有上百年历史的三间土坯茅草房里,2003年我个人购买了11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

  “从记事开始一日三餐的主食是山芋干磨成面糊后烙成的煎饼就着咸菜,如今鸡鸭鱼肉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杂粮土菜成为保健食品”;

  “上初中时春秋天穿同一件衣服,冬天棉裤棉袄是没的换洗的,如今大家的穿着打扮开始注重新、奇、特、靓了”;

  …… 

  王卫国一家的变迁只是亿万中国人生活变迁的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存款增长约1万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约15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约100倍,汽车也开始步入百姓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惊人跨越,还体现在亿万民众财富观念的变化。

  今年60岁的倪志兵早年在读《子夜》时知道了资本和股票,当时认为都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如今,倪志兵成为中国股民中的一员,他有两个愿望,一是让自己的炒股资金增加,一是出版自己的《股海日记》。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我们曾经走过弯路,我们依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还排在世界100名之后。我们的很多位居世界前列的统计数字用13亿人一除,依然比较落后,这是基本国情。

  打破封闭 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人称“欢叔”的香港南北行公所理事长、远大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欢是一位铁杆“老广交”,1957年他就参加了第一届春季“广交会”。“展览场地在中苏友好大厦,只有纺织品和土特产两座馆,展示的商品大概有1万多件吧。”“欢叔”曾经回忆。

  可就是这样一届小型物资出口交流会,却成为新中国成立8年后与西方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第一个直接通道,并且在很长时间是唯一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封锁,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只有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此后的中苏交恶,迫使中国更加封闭。

  当时,我国建设急需的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等大量物质和设备需要进口,但进口渠道很少,外汇更是缺乏。国内的产品只有少量出口,几乎全部要靠国内市场“消化”,同时来自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几乎为零。

  “这样极端局促的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就来华做生意的新西兰商人潘西佛曾经回忆,“那时,新西兰急切需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无疑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相关组稿:

    迈向伟大复兴:国家财政收入60年增长1000倍

    一位农民60年的土地记忆

    人民日报评论员:光辉的历程共同的记忆

上一页12下一页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温家宝引用《左传》勉励崔世安“慎始而敬终” 下一篇 最高检首次规范死刑案证据审查标准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4854967     当前在线人数: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