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盲人作家李东辉坚持创作24年 发表作品超150万字
浏览量:524 发布时间:2012-05-13 07:04:23
分享至

  中新网廊坊5月11日电(宋敏涛 任静)他曾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大学教师,他因病成为了一个盲人,但他却成为了一位优秀作家,24年来已发表散文、随笔、小说等文学创作超150万字。

 

  5月11日,中新网记者见到了这位盲人作家李东辉,他亲自打开房门的时候,乍一看去,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

  李东辉,1962年出生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广安乡东陈村。1980年,他以大城县文科状元的优秀成绩考入河北师范学院(现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成为家乡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八十年代初,大学生可是被视为时代骄子的。”李东辉告诉记者。

  1984年,他被分配到当时的廊坊教育学院(现廊坊师范学院)工作,走上了令人羡慕的神圣讲台。因为个人表现优秀,他很快担任了学院团委的领导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真可谓春风得意。”

  就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一种名为“隐球菌感染性脑膜炎”的罕见疾病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当时我真的是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自己会生病。那时候人生真的是刚刚开始,就因为一场大病……”李东辉感慨说。

  1985年的1月19日,那是李东辉铭记的日子。就是那天,不满23岁的李东辉住进了医院。他说:“那时候,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在刚刚失明的日子,眼前的黑暗,让李东辉不知道自己应该用怎样的方式继续生存下去。直至1986年7月,李东辉出院回家养病。仍不想放弃的他,在随后的近两年时间里,一直走南访北、寻医问药,可一次次的希望变成失望,最终几乎完全破灭了。但也就是那期间,他在最终完成哈姆雷特“活着还是死去”的人生命题之后,决定圆自己的写作梦。

  “之所以选择写作,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爱好,从小就喜欢写作。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有话说,自从生病后,发生了那么多的事,遇到那么多的人,我想通过文学创作来回报他们。”李东辉告诉记者。

  1988年初,中央电视台《青年之友》栏目全文配乐播出了李东辉失明后的处女作,题目是《生活是美好的》。自那之后,李东辉又创作了《记一位失明老人》、《关于黑暗的记忆》、《跨越死亡》、《活着的理由》、《自己系列》等许多饱含自己辛酸历程和人生感悟的优秀散文、随笔、小说,很多作品也开始见于全国各地的网络、报刊、杂志。

  2003年李东辉被国家人事部、中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李东辉幽默的总结自己是“穷困不至于潦倒,寂寞不至于无聊。崇洋而不媚外,离经而不叛道。”

  2006年3月,李东辉用他的人生体验对爱做出诠释和阐述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黑暗中的触摸》问世,并荣获2009年首届“全国盲人优秀文学作品”二等奖、2010年廊坊市第七届“繁荣文艺奖”。

  2011年,他的作品《我的梦想·我的超越》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中国盲文出版社共同组织开展的“超越自我,实现梦想”全国视力残疾人优秀文学作品选拔大赛的成人组一等奖。截至目前,李东辉发表散文、随笔、小说等超150万字。

  被记者问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李东辉不假思索的回答是《我没有草原,但我有过一匹马》,该作品是2012年4月15日,刚刚获得由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河北省第一届散文大赛一等奖的参赛作品。

  李东辉说:“尤其是从获奖的角度来说,这篇作品是最有含金量的,除了比赛本身是很专业的外,主要原因还是那次比赛的终评评委,都是鲁迅文学奖的评委。”李东辉还告诉记者,在那次比赛中,2639位参赛选手中,他是唯一一个残疾人。

  李东辉说:“经过一场大病之后,我庆幸自己没有就此消沉,选择了这样适合自己走的一条生路。”而回顾自己24年的写作之路,他谦虚地说:“这么多年的写作之路,对我自己来说,成功的概念并不明显,因为成功是相对而言的。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了这么多年,我觉得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精神境界,不断完善自己人格,也是一个不断去探索生命存在意义的过程。”

  在李东辉的作品《活着的理由》里,记者看到李东辉这样写道: “茫茫宇宙,芸芸众生,有我不多,没我不少,但是,我的儿子需要我,我是他的爸爸,是无可替代的。”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人民网记者专题调查盲道 不要让“坑爹”设施蒙羞城市文明 下一篇 毕飞雨透露写盲人的秘诀是“理解和误解”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4929516     当前在线人数: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