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杀人雾事件”回顾 正常人要靠盲人带路
浏览量:605 发布时间:2013-01-30 23:52:06
分享至

伦敦“杀人雾事件”回顾 正常人要靠盲人带路

  1952年5天大雾导致1.2万人死亡此后出台多部法案严厉治污
  1952年“伦敦大烟雾”期间的泰晤士河。如今的伦敦空气清新,泰晤士河也早已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洁净的都市河流之一。
  1952年,伦敦警察不得不戴口罩、拿手电筒执勤。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透过连日“霾伏”,60年前伦敦那场灾难性的大烟雾隐隐浮现。同样是昼夜难辨,同样是持续数日,同样是处在城市高速发展阶段。不过,1952年的伦敦大烟雾既是一场灾难,也是英国立法保护环境的历史转折点。如今,伦敦早已摆脱了雾都的帽子。希望伦敦的今天,也可以成为北京的明天。
  正常人要靠盲人带路
  说起1952年那持续5天、导致1.2万人丧生的污染事件,英国媒体更习惯称它为“杀人雾事件”。
  1952年12月3日,灾难发生的前两天,习惯了阴冷冬天的伦敦人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暖冬天儿。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6℃,从北海吹来的风将伦敦的空气吹得清新、洁净。不少伦敦人走出家门享受难得的好天气。
  12月4日,灾难来临的前一天,风,渐渐变小了。午后,云层开始遮蔽天空,阴霾开始弥漫。不过,对当时伦敦800多万市民来说,大雾早已习以为常。谁也不会想到,一场悄无声息的杀戮,由此拉开序幕。
  12月5日,诡异的天气出现了。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此后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相对湿度接近100%。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此后,大雾持续了5天。
  根据当时英国报纸的记载,伦敦人找到路的唯一办法是沿着马路护栏和房屋行走,而过马路必须要靠听觉。亲历者乔伊·瑞雷后来回忆说,“我亲眼看到,一队乘客由一位盲人带着走出地铁,由盲人护送回家。”
  大雾发生的第二天,美国卫生教育部大气污染局局长普兰特博士到达伦敦。他讲述说:“当我们乘坐的飞机抵达伦敦时,因为伦敦机场烟雾弥漫,所以飞机只得在伦敦南面32公里的机场着陆。在机场上,刚一推开机舱门,一股硫磺和煤烟的气味迎面扑来。下了飞机,听说夜里在伦敦街道上散步,口中似乎有金属的味道,鼻子、咽喉及眼睛受到了辛辣的刺激,很像剥开葱皮时眼睛所感受到的那种刺激。傍晚,我们从旅馆卧室窗口外望,视程大约只有四五米。在那个寒冬,使人咳嗽的灰褐色的烟雾笼罩一切。”
  女孩路边玩耍后死亡
  如果仅仅是给市民带来种种不便,还不足以让这场大雾成为载入史册的环境灾难。据英国官方统计,在大雾持续的5天里,遇难者多达4000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陆续又有8000多人因毒雾相继死亡。而一些专家认为,受此次污染影响的实际死亡人数要比公布的数字高出3倍。
  当时,煤烟从空气中纷纷飘落,大的烟尘颗粒落在屋顶、街道上,落到了行人的帽子和衣服上,较小的烟尘则随处飘流。夹带着烟尘的雾气,化作一阵黑色的毛毛细雨,其中还夹带着鹅毛大雪般的片片煤屑。蒙蒙烟雾,随着人流四处飘散,同时也带进了室内,整个伦敦城沉浸在烟尘煤气之中。
  最先对烟雾产生反应的,是伦敦的牛。当时正在伦敦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伦敦市民也开始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
  可惜一开始没有人认识到这次大雾的危害性。报纸、电台没有向市民发出警告,一些记者甚至只顾收集大雾中的意外事故,添油加醋来吸引读者。连著名的英国《卫报》12月7日的报道也还是这样的:《大雾第三天:小偷繁忙交通混乱》。
  当时已是医生的罗伯特·沃勒老人回忆说,开始并没有人意识到死亡人数正在激增,直到后来有人在街上见到了尸体。在伦敦皇家医院做护士的莫琳·斯科尔斯多年后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回忆,“根本看不到医院走廊的尽头,因为那里堆满了人,病房里也住满了人,多得连大夫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在所有遇难者中,5岁女孩戴安娜是最早见报的人之一。12月5日晚,她在室外玩耍时忽然倒地,大口喘气。母亲原以为她是玩得太累引起了气喘,但仅一天后,戴安娜就因呼吸困难死去。
  由于死的人太多,伦敦的公墓甚至人满为患。事后有人回忆当时的情景:在毒气的侵袭下,送葬的队伍已经哭不出来了,只是默默地走着,运尸车在人群中缓缓穿行。
  1952年的这场灾难,终于让伦敦人彻底醒悟。英国也以此为契机,走上了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治理之路。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出台。这部对全世界治理污染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法案,第一次以立法形式,控制家庭和工厂排放的废气。法案明确规定,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采取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
  不过,治污不可能一蹴而就。1962年,英国再次暴发严重烟雾事件,但死亡率大幅降低。此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1968年,再次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加大控制空气污染力度。1974年,出台《污染控制法案》,对机动车燃料成分和石油燃料含硫量作出规定。
  这之后,伦敦人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告别烟雾”。1980年全年,伦敦有雾的日子竟然只有5天。从此,伦敦彻底摘掉了“雾都”恶名。如今,在伦敦这样一个大城市,竟然是全欧洲敞篷车卖得最好的地方,这便是伦敦空气清新的最好证明。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红丹丹无障碍电影展播受欢迎 家园影视频道再现新亮点 下一篇 Office 365在华发布:年费499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2239806     当前在线人数: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