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未老先衰 新信息传递方式迅速普及
浏览量:580 发布时间:2012-12-20 09:17:10
分享至

手机短信“未老先衰”?
据权威统计数据,2012年春节期间,全国短信发送量突破300亿条,手机用户拜年短信数量比2002年增长了30多倍。但令人吃惊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短信只经历了20年鲜有竞争的“黄金期成长期”,就在微信、QQ、微博、iMessage等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新型即时通讯工具的挑战下,显现出“未老先衰”的现象。
“现在,我们年轻人都用手机免费下载微信、QQ,跟朋友在线交流,这可比发短信方便多了。”在济南一家私营企业工作的王茹告诉记者,微信不需要短信费就能实现图片、语音即时互动,是最省钱省力省时的通讯方式,“公司有专门的微信群,打开软件就能查看群发消息。现在,谁还用短信啊?”
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记者从济南几家高校了解到,不少大学生每月短信数量相较去年减少了一半以上。济南移动公司相关人员虽然不愿提供确切数据,但也承认多种即时通讯工具对短信业务的收入确有一定分流。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2011年短信收入464.62亿元,低于2010年的468.89亿元,仅占总收入的8.8%,首次出现业务收入的下降。
通讯运营商
成了“流量搬运工”
“以前我每个月要发好几百条短信,但现在基本上用微信跟朋友联系。”就读于济南大学的大二学生小郑向记者介绍,“现在手机祝福短信千篇一律,让人觉得特虚假,周围的同学也很少用短信来互相问候了。”
在网络公司工作的韩女士说:“现在公司有无线网络,手机也包了流量。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都能通过微博、微信联系,而手机短信收费为每条0.1元,不太划算。”
据了解,微信、QQ等软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即便按照每兆流量1元钱的资费,也可以发上千条文字小消息。这对于购买不限量数据服务的用户来说,发送消息的成本几近于零。同时,微信、QQ等能即时发送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还能“面对面交流”,而手机短信和彩信则只能发送文字和图片。有业内人士分析:“短信业务能够保持基本稳定、甚至不大幅下滑,已属万幸。”
此外,智能手机持有量和采用率的攀升,也为新型通讯工具的普及提供了平台。报告显示,今年第3季度,国内智能手机销量为4917万台,环比增长28.7%,同比增幅高达121%。其中苹果手机的流行,使其自带的iMessage服务可以在用户发送消息时,自动默认使用流量发送而不是短信息,这使仍需收费的手机短信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面对竞争,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分别推出了“飞聊”、“沃友”和“翼聊”通讯软件,初衷是与腾讯旗下拥有两亿用户的微信相抗衡。但记者随机采访了济南多所高校的部分学生,不少人表示对这些通讯工具“不太了解、用的不多”。而最早引领免费短信领域的“飞信”,覆盖用户也不足位居首位的腾讯QQ的1/5,月均使用时间不足后者的1/45,仍存在一定差距。社交网站用户的爆炸式增长,似乎使运营商陷入“流量搬运工”的境地。
短期不会完全被取代
现在,仍有不少网友力挺短信——时至今日,尚没有哪种通讯方式能完全取代手机短信。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QQ号或者微信号,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
济南某手机卖场的销售员分析:“现在人们逢年过节都会群发短信,大家都习惯这种方式了,所以短信短期内应该不会被取代。而且微信等新型通讯方式只能依托于智能手机。”
运营商短信收入减少,并不意味着移动通讯整体业务会被削弱。在使用智能终端的同时,用户对数据流量的需求会迅速增加。中国移动去年首次披露数据业务的增长情况,该块业务2011年收入1393亿元,同比增长15.4%,在总营收中的比重上升至26.4%,其中无线上网业务收入444.28亿元,同比增长45%。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表示,在这个信息暴增的时代,通讯工具的价值取决于对人的效用,“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一种标准,更先进的通讯方式冲击短信是科技进步必然带来的社会现象,这不可避免。”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山东中等职业教育面临重大改革,免学费拓空间描绘新模式 下一篇 朴槿惠成为韩国首位女总统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2039195     当前在线人数: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