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山发表国情咨文演说 奥巴马当地时间2月12日晚向国会发表连任后的首份国情咨文。
在过去4年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及中国且次数逐年递增,但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他却只提了一次中国,长期研究美国问题的华裔专家指出,奥巴马今次演讲涉华内容显得温和理性,释放了不一样的信息。
谈清洁能源时提到中国
奥巴马12日晚在国会发表其任内首次国情咨文演讲,其中绝大部分篇幅聚焦于美国国内问题,涉外事务的篇幅很少。其中他在唯一一次提到中国时说:“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正在倾全力进军清洁能源领域,美国也必须这么做。”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前公布的提前准备的讲稿中,在谈及美国一些制造业正在回流美国时也提了一次中国,称英特尔在把工厂选在像中国这样的其他国家后,目前正在美国本土开设一个最先进的工厂。但在奥巴马的正式演说中,这句话并没有出现。
这也是奥巴马总统生涯发表的第四份正式国情咨文,此前他曾于2009至2012年发表过一份非正式国情咨文和三份正式国情咨文,其中2009年非正式国情咨文中提到中国1次,2010年至2012年正式国情咨文中分别提到中国2次、4次和5次。
提中国少了正常,提多了不正常
曾担任奥巴马2008年亚裔竞选顾问的华裔资深时事评论家、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薛海培分析,过去3年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及中国时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中国是竞争对手;二是揭中国的“短”,要求中国应当公平竞争,并一定程度上表达对中国的不满。
“今晚奥巴马提中国是从比较正面的角度。没有提中国对清洁能源进行所谓的政府资助,其角度已从‘不公平竞争’转向‘正常竞争’。”薛海培说:“如果只听广播且不知道是奥巴马在演讲的话,听众可能还会认为他是在高度肯定中国大力
发展清洁能源之举。”
纵观几次国情咨文,奥巴马涉华言辞已发生微妙变化。2010年他强调,中国拥有最快铁路列车和生产清洁能源产品的新工厂,并大声疾呼“不接受美国沦为第二名”,与中国竞争意味浓厚;到了2011年,奥巴马的心态转为承认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颇有以“中国为榜样”,向中国学习的意味;而2012年他标榜对华贸易救济案的数量以及宣布成立针对中国的新机构,显现其对华贸易态度趋于强硬,并付诸实际行动。
“提中国少了正常,提多了反而不正常。”薛海培认为,去年奥巴马多次提及中国且措词较为强硬,主要是因为他面临连任压力,在对华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意在拉拢部分选民。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奥巴马首个任期的非正式国情咨文中,奥巴马也只提到一次中国,而且也是提到“中国正在努力发展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效能源经济……现在是美国再次领先的时候了”,这与其12日晚第二任期首份国情咨文中提及中国的次数和内容惊人雷同。
奥巴马国情咨文涉华内容“从起点回到起点”也引发外界联想,特别是其第二任期对华政策是否会回到2009年时那样温和理性,当时奥巴马积极加强对华接触政策,甚至打破美国历任总统上任后第二年访华的“传统”,在上任第一年就实现访华。
对此,薛海培认为,有理由相信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对华政策会更加温和理性。其一,奥巴马第二个任期重在为自己留政治遗产,其主要精力将放在国内而不是国外。在涉华问题上,所谓的贸易不公平、人民币汇率问题,过去4年中美双方处理得比较好,老调重弹已没有意义。其二,奥巴马已没有连任压力,在处理许多涉华问题时无需再渲染“政治色彩”。其三,美中两国都无意与对方对着干。
另一方面,美国新任国务卿克里以及准国防部长哈格尔被视为对华“温和派”,这也是中美关系的利好因素。
2014年完全结束阿富汗战争
在国内政策领域,奥巴马呼吁国会推动全面移民改革,对加强边境安保、非法移民入籍、吸引高技术移民与创业者问题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他同时敦促国会就控枪议题开展行动,对购枪者全面背景审核、攻击性枪支与大容量弹夹禁售令等相关议案开展投票。
关于外交问题,奥巴马宣布,未来一年内,3.4万驻阿富汗美军将从该国撤离,2014年底将结束阿富汗战争。2014年之后,美阿将在双边安全协议基础上建立正常双边关系,美方将为阿富汗部队提供训练与装备,同时在阿境内开展反恐行动,防止“基地”组织卷土重来。
针对前一天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的行为,奥巴马警示说,朝鲜应遵守有关协议进行发展实现繁荣,“朝鲜昨晚的行为,会让他们更加孤立”。
奥巴马还表示,美国将与俄罗斯保持接触,继续削减核武器数量,并采取措施加强世界核安全。
奥巴马还提到了叙利亚问题。他声称,美国会支持叙利亚反对党的人,“因为他们尊重民众的权利”。
据法晚、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