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反对发掘疑似陈文帝陵
浏览量:601 发布时间:2013-06-09 16:45:06
分享至
    专家反对发掘疑似陈文帝陵
  缘何坚守不挖帝陵之律
  “不管是谁的陵,都不能挖,疑似也不能挖。谁的陵是学术争论,但不挖帝王陵这是原则问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蒋芳
  南京疑似陈文帝永宁陵的考古发掘,把中国帝王陵墓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再一次带入议事日程。5月6日,《瞭望》新闻周刊发表的《南京陈文帝陵开挖之疑》一稿引起舆论关注,多家媒体连续跟踪报道。南京市有关部门随即宣布暂停考古发掘工作。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表示:“挖掘暂停后,将把有关考古情况上报专业部门,请求上级专业部门组织一流考古专家对本次考古工作进行专项论证,并严格按照专业部门要求决定此项考古工作的后续事宜。”
  这件事,也引起人们对上世纪50年代发掘北京定陵的回忆。当年,在文物保护技术等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主动发掘定陵的教训,使考古界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除了配合基本建设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之外,决不主动发掘帝陵。此后,一些地方开挖汉陵、唐陵、清陵的欲望被一次次压制。
  近日,文物界、考古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向本刊记者追忆了“不主动发掘帝陵”这一“铁律”的形成过程,认为需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严格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避免贸然发掘而造成的损失。
  定陵之痛
  1957年9月6日,新华社发布电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将被建成一座地下博物馆》。“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打开了”的消息被公之于众,这项考古工程的开工时间是1956年5月。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也就是公众熟知的万历皇帝的陵墓。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迄今唯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陵。“原本吴晗、郭沫若等人力主发掘的是明长陵,受到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的坚决反对。之后,周恩来总理表示先不挖长陵,找一个次要的先挖一个试试看。定陵与明成祖长陵相比规模小了许多,这样才挖了。”国家文物局原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前述新华社电讯记录了定陵刚打开时的情况:“在后殿里放着三口差不多有一人高的朱红色的棺材,朱翊钧和他的两个后妃的尸体放在里面。尸体只剩个骨头架子了,但头发还软而有光。朱翊钧头上梳着髻,上面插着五个金簪。头发旁边放着一顶用比头发粗不了多少的金丝编成的皇冠”,“尸体周围塞满了许多金子和玉石作的刻有纤细花纹的日用品,这些器物都作得很精致”,“尸体的周围都堆着成匹成匹的罗的、纱的织锦……图案很漂亮,大多是用金线织的,时间经过了三百多年,有的还金光闪闪”。
  郑振铎曾在现场注视着万历皇帝的棺木被缓缓打开。“他当时内心是复杂的,既被精美文物深深震撼,同时也很忧心怎么保护。而且他担心的事很快就发生了。”当时在郑振铎身边工作的谢辰生向本刊记者回忆说,“出土的龙袍等丝织品挖出来的时候鲜艳夺目,跟新的一样,但很快就变颜色,都碳化了,现在陈列的都是复制品。”
  定陵发掘的教训给那一代文物人留下了遗憾。可就在那时,一些地方又跃跃欲试地向汉陵、唐陵、清陵等吹响了开掘的号角。据谢辰生等人回忆,当时陕西省文化部门向中央有关部门递交了乾陵发掘计划,周恩来总理作出批示,认为这件事可以留给后人来完成。又过了几年,郭沫若再次提议发掘乾陵,周恩来明确表示:十年之内不开挖帝王陵。
  技术只是“相对先进”
  198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提出:“考古发掘工作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对不妨碍基建的重要古墓葬、古遗址,在当前出土文物保护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发掘。”199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重申:“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2010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重申国家文物局对于主动挖掘帝王陵墓的坚决否定态度,并强调考古界要去除浮躁,千万不要为可能愈演愈烈的“帝王陵墓经济学”推波助澜。
  在上述通知出台的背后,是一些地方难以降温的帝陵考古冲动。在不少人看来,如果说当初发掘定陵时技术保护手段不足,那么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这些总该不是问题了吧?
  自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和帝王陵墓考古研究打了几十年交道,在他看来,科学技术的确在不断发展,但只是“相对先进”,并非就足资保护无虞了。
  刘庆柱对本刊记者说:“把文物拿出来,你只能用当时最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它,比如说定陵,1956年发掘出来的那些丝绸,当时最先进的保护办法是什么呢?是喷上点药,就是玻璃液,一喷就固定住了。当时是好的,但是它老化了以后,连同丝绸一块全完了,但这样的技术就是当时最先进的。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相对先进的,而文物又是不可再生的。”
  刘庆柱认为,现有的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还不能说已经解决了文物保护的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开挖帝王陵墓造成的后果可能是难以挽回的。“帝王陵墓在地下千百年来形成的微环境已经相当稳定了,你一旦打开,原来的微环境就要改变,马上就会起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反应,特别是纸张、丝绸等文物,很难保存。除了在湖南、湖北等地区的地下水水位较高和新疆等地区极度干燥的环境,其他地区出土的古代纸张、丝绸基本上都很难保存。但只要古代墓葬不动不挖,再搁几百年应该问题不大。现代科学的发展是加速度的。我以为,贸然去挖,不如耐下心来等待科学的发展,可以留给子孙后代去做。”
  “不挖帝王陵这是原则问题”
  对于此次南京疑似陈文帝永宁陵的主动发掘,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表示,这次发掘确无“商业利益”掺杂,而是以博物馆建设和更好地保护南朝石刻为目的。其在相关通报中也表示:“经考古调查,两处墓葬保存较差,曾多次被盗。而且,因边上的现代墓园北扩等因素对两处墓葬的保护已造成影响。”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文帝永宁陵石刻的保护范围如果遭到违法建设蚕食,就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予以清除,不能因此就主动发掘尚未遭到直接侵害的可能是帝陵的古墓群。盗墓猖獗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问题,不能因为有盗墓者,考古工作者就要抢在盗墓者前把墓先给发掘了。
  刘庆柱对本刊记者说:“历史精英的墓葬不能因为盗墓猖獗就挖,就像不能因为有小偷会偷文物,博物馆就不搞陈列一样,这是管理的问题。反盗墓不能通过挖陵墓来解决。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应该去发掘陵墓,尤其是帝王陵。”
  由于地表遗址破坏严重,中国历史文化的大量信息都埋藏在众多的已知或未知的陵墓之中,帝王陵墓是最能集中呈现一个历史时期文明状态的物质载体。
  刘庆柱说,许多民族对自己历史上王朝的陵墓都是十分敬畏的。“我曾经去参观日本的仁德天皇陵,它是宫内省管理的,进去之前管理人员先让我洗手,然后让我戴上白手套,照相机不许照相,恭恭敬敬的,在里面说话也不能大声,走路既不能快也不能慢,更不能随随便便。我说这个的意思,是对待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敬畏是基本的态度。因此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民族角度,还是敬畏一下这些帝陵更好一些。当然,敬畏帝陵并不是说我要搞对帝王将相的崇拜,而是将其视作历史符号、一个民族的记忆。我们尊重的是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
  谢辰生指出,打开和没打开的帝王陵都一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证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世代相传的物证。“不动帝陵这一条政策还必须长期坚持。”他说,“不管是谁的陵,都不能挖,疑似也不能挖。谁的陵是学术争论,但不挖帝王陵这是原则问题。”
  《新华日报》记者王宏伟、南京大学学者姚远、南京作家薛冰日前就疑似陈文帝永宁陵的考古发掘问题,向国家文物局寄出函件。他们期待国家文物局对南京疑似帝陵考古工作予以调查,并将考古项目的公开公示制度建立起来。
  “现在省市两级文物部门的网站上,基本见不到关于考古发掘的审批和公示内容。”王宏伟对本刊记者说,国家文物局有责任在全国建立起考古项目的公开公示制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参与,避免因监督不到位而犯下错误。“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征地拆迁,都做到了事先的公示、全程的公开,为什么文物保护不能做到?”□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台湾盲人张文彦 愿用跑步开启两岸公益之路 下一篇 贵州两男生背残疾生同赴考场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4835525     当前在线人数: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