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速录师亮相上海第六次残代会
浏览量:861 发布时间:2013-06-27 08:16:25
分享至

盲人速录师亮相上海第六次残代会

  晚报记者 孔同 报道

  坐在速录席上,两位姑娘和一个小伙子的手指在一个特殊的速录键盘上飞快跳动。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盲人速录师首次亮相,他们用行动向人们展示这一在视障人士中全新开发的工种。

  用手指走出黑暗世界

  坐在速录师席上的长发姑娘韩颖曾是名小学教师,因为视网膜病变从2001年起逐渐看不清楚,到2005年不得不离开深爱的工作岗位,2006年办理了残疾证,2010年她变成了“全盲”。在黑暗的世界中,她消沉过好几年。 2008年街道动员她去参加电脑培训,韩颖第一次走出家门,第二年听说了上海将作为全国试点开展速录师培训,她决定尝试一下。

  速录师的培训是一个艰苦又枯燥的过程。最初利用盲人读屏软件练习,之后转入 “盲打”,不仅要有过硬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外,还需有极为丰富的知识。韩颖每天白天练习五、六个小时,有时晚上还要练两个小时。“刚开始腰酸背痛,手腕抬不起来。”韩颖笑说, “这些症状都没有了,说明我入门了。”

  在老师刘凤鸣等的培训下,她每天听着录音和老师念各种文件来练习速录,必须要达到98%的准确率。 “哪怕97.9%,老师也会说不行,再来! ”韩颖在家还常让父母也为她读各种政府工作报告和文件,期望能适应各种人声下的速录。 “我妈妈怕我不能适应,读得特别慢,爸爸总是抑扬顿挫。 ”韩颖拿出“打游戏闯关”的兴趣,一点点接近她的速录梦。

  比韩颖更早一点,钱琴在2009年9月就学习速录,如今她能每分钟打字200左右,超过中级的180字水平,正在向高级速录师的每分钟220字进发。 “我们都希望有一天能坐在一个大型的会场中,用自己的手指飞快地讲述。”

  开发盲人速录师行业

  市残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速录师将人的讲话用速录机同步记录,话音落,记录毕,文稿出。随着近几年国内大城市的会议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的升温,大型会议、会展的增多,社会各界对速录师的需求越来越大,掌握速记技术的专业速录师相当缺乏。

  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为例,中心每天有上百场会议同时召开,以平均每场会议2小时计,每天至少有200个小时的会议,以200元/小时计价,仅国际会议中心每年就有1000多万元的速录需求。据统计,上海的速录公司约有10家,员工多为5名左右,加上一些自由职业者,上海速录师的总数不超过100人,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现场记录的高级速录师不超过20人,长期供不应求。

  残疾人速录师的培训是中国残联根据市场需求和残疾人身体特点,推动残疾人高层次就业的重点培训项目,上海进入首批试点。速录师培训的第一阶段针对肢体和视力障碍残疾人的速录师培训,首批培训于2009年9月开始;第二阶段针对应届毕业大学生和听力障碍残疾人的速录师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三阶段针对已培训过的学员进行强化速录培训,提高速录速度,提升速录的准确性,增加速录实践经验。

  目前上海市残疾人速录师培训已有147人,3人拿到初级证书。市残联理事长金放告诉记者,培养一批残疾人速录师,特别是视障,独立完成一些会议现场速录是开发此就业渠道的成功标志,需要社会对他们能力的认同,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演练机会。

信息来源:孔同 责任编辑:沂蒙爱心家园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免费教残疾人动漫 合格留岗工资最高8000元 下一篇 盲道无道 盲人无奈走险道
copy@2007-2025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20458555     当前在线人数: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