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反映
  坐了近十趟飞机第一次被拒
  39岁的蓝田人魏先生,在2000年不幸遭遇车祸,失去行走能力,经治疗后可以单独使用轮椅出行。去年11月底,魏先生经一家公益组织介绍,乘飞机到上海某培训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眼看训练就要结束,他于12月在网上订了一张上海吉祥航空公司的机票,打算于年底返回西安。
  2013年12月31日,魏先生在浦东机场爱心通道换登机牌,但吉祥航空公司却不愿意给他办理登机手续。昨日下午,魏先生说:“他们拒绝的理由是我不能自行行走,并说就算换了别的航空公司也不行。”
  魏先生说,仅在2013年,他就乘坐过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的近十趟航班,其他公司从来没有因为他坐轮椅而拒绝他登机,而且有家航空公司的服务令他印象深刻,“工作人员专门用车把我接过去,还有人把我抱上飞机安顿好,让我非常感动。”
  航空公司
  不能和乘客发生身体接触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沟通,魏先生依然未能顺利登机,只能眼睁睁看着飞机起飞。
  随后,吉祥航空的一工作人员填写了一份《电子客票旅客退票申请单》,并在“退票原因”一栏中勾选了“非自愿退票”一项,具体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行走”。无奈,魏先生只能于当晚乘高铁返回西安。
  对于魏先生的遭遇,昨日下午,上海吉祥航空公司一工作人员称,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对于乘坐轮椅的乘客,工作人员只能将其从值机柜台送到登机口。“如果使用轮椅的乘客有人陪同,或可以短暂行走,那么就可以登机,但如果是一个人,又完全无法行走,我们工作人员也没办法帮忙。”该工作人员说,“公司规定我们不能和旅客发生肢体接触,魏先生完全不能行走,我们也没有办法。”
  律师说法
  拒绝残疾人登机涉嫌违法
  对此,陕西诺尔律师事务所律师戴小东表示,乘坐飞机是残疾人的权利,航空公司拒绝使用轮椅的残疾人登机,涉嫌违反《残疾人保障法》、《合同法》及《残疾人航空运输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责任。
  戴小东表示,《残疾人航空运输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出现肢体残疾、视力残疾、言语残疾等情况的残疾人,只要购买或持有有效客票,并符合一般旅客合同要求的,航空公司都不得拒绝登机,但使用担架的除外。
  “有的航空公司因残疾人‘有可能引起其他乘客不适或反感’而拒绝承运,这是《办法》中明令禁止的。”戴小东说,“残疾人朋友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
  本报记者 孙昊
“残疾人乘飞机遭拒”反衬航空服务“病态”
  残疾人坐轮椅乘飞机遭拒,硬生生地暴露出航空服务存在的“病态”。残疾人本来身体就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航空公司如此这样的冷漠无情,显然就是撒在残疾人伤口上的“盐”。这些年来,在着力构筑公平正义社会环境的进程中,全社会都在着力营造关爱并尊重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各级政府不断推出各项利好政策,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还是很多富有爱心的企业纷纷敞开大门,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难题等,都令残疾人感到欣慰。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残疾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着身残志坚、自强不屈的佳话。
  可是,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歧视残疾人的问题仍然大肆存在。这其中,无论是一些政府机关、部门,还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将残疾人拒于门外。事实上,对于政府部门的很多岗位来说,残疾人同样可以胜任。就拿公安部门来说,捉拿逃犯等特殊岗位,残疾人恐怕难以胜任,但是,户籍管理等一些岗位,残疾人完全可以做得很出色。可是,即便是一些政府部门,在解决残疾人就业方面也未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这样一来,不少企业也往往不愿拿出更多岗位来解决残疾人的就业……
  如此尴尬状况,显然与公平正义、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格格不入。就拿这次“残疾人坐轮椅乘飞机”事件来说,如果相关航空公司能够本着人性化的理念,真心诚意为旅客服务,那么,自然会安排空乘人员给予魏先生细致入微的关心与帮助,而不是毫不留情地将其拒于航空服务的大门之外。对于如此航空公司来说,当应受到处理。与此同时,我们还希望在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当中,能够出台更多关爱残疾人的相关政策,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万万不可以总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长江网 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