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陇海大院居民合力照顾残疾人38年 被拍电影
浏览量:805 发布时间:2014-07-09 09:29:01
分享至
38年前,高新海被命运抛弃,突发疾病致全身基本瘫痪,但在陇海大院内外,一群老中青,薪火相传,眷顾他已整整38年。老邻居们的孩子、青年演员、中学生,这些年轻的力量,加入到爱心接力的队伍。 

  今年5月,以高新海故事为基础创作的《好好的活着》电影在郑州公映,该片著名编剧孟宪明认为,高新海给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显示出一种力量。他客观提醒健康的人们,生活是幸福的。 

  失与得丨健康的小伙子,因一场大病全身瘫痪 

  活着,就是一次冒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灾难何时会降临。 

  当高新海梦想着当一名足球守门员时,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活蹦乱跳的他,在一次疾病过后全身基本瘫痪。 

  1976年,高新海25岁,在沟赵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从此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整个身体,只有一双手还能自由支配。 

  “那时真不想再活下去。”高新海说,每天都是用眼睛跟别人打招呼,不想多说一句话,就是想早点离开,不想成为累赘。 

  正当他意志消沉,彷徨于生命的十字路口时,与他基本上同龄的陇海大院邻居们,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住在对门的常思军摸准了他的心思,跑过来和他挤在一张床上。“那时我们每天卧谈,谈邻家女孩、球星马拉多纳、人生责任……”高新海点起烟,边回忆边说。 

  有主动承担起陪高新海洗澡任务的小毛,有专职理发师老扁,还有几乎每天来到他床前陪他聊天的老贾…… 

  快乐因分享而加倍,悲伤因分担而减半。 

  如今,位于陇海路一马路的陇海大院已经拆迁,三年左右时间,陇海大院原址将建起一座座高楼,老邻居们将回迁原址,那时,高新海与老邻居们又将在新的陇海大院重逢。 

  幸福路5号院,是高新海的暂时住所。记者到来时,高新海正与几个老伙计打麻将,脸上挂着平静的笑容。在他的脸上,你看不见生活的艰辛。但曾经咀嚼痛苦的滋味,只有他自己才能深深地体会。 

      传与承丨老知青帮扶行动,感染下一代新青年 

  多年来,一直没有间断的,是陇海大院的精神。 

  父辈们在老去,然而,大院里的孩子长大成人了,他们从父辈们手中接过爱心的“接力棒”,继续着父辈们的“事业”。 

  孙磊今年28岁,在陇海大院长大,从有记忆始,就被父亲孙胜华带到高新海家里,看父亲忙忙碌碌。“那时候太小,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老是跑到别人家里干活。”孙磊说,长大后才逐渐明白,这就是邻里之间的关爱与帮助。 

  如今,随着第一代与高新海同龄的老知青逐渐老去,第二代新青年,孙磊、于洋这些陇海大院的其他年轻人,也开始了他们的爱心帮扶。烧水、做饭、打扫卫生、帮助大小便、聊天成为他们的功课。 

  “感觉就像自己家人一样。”于洋说,从小受父辈们的耳濡目染,帮助别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在陇海大院里的年轻人中,除了搬走的,当兵的,去外地工作的,留下的年轻人都几乎承担起了照顾高新海的责任。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的夜里,高伯伯突然发病,几个大院里的邻居连夜把他送到医院。”孙磊说,而在以前,这都是父亲和大院其他长辈们做的事。 

  提起这些事,于洋觉得微不足道。“都是生活中的琐事,没啥大不了的。” 

  爱与被爱都是有原因的。在孙磊眼中,高新海是乐观向上的,是随和的,没有抱怨,没有悲伤,他用自己的经历,把人生意义和人生态度,传递给了大院里的年轻人们。 

  在众多的帮助高新海的人中,还有一群更为年轻的身影,他们也是陇海大院的邻居,他们就是郑州101中学的学生,该学校与陇海大院相邻,从大约2008年开始,每个周末,都会有一二十名学生来到高新海家里,拖地、打扫卫生、倒尿、沏茶、洗衣服、叠被子。 

  一届学生毕业了,下一届的同学接着去,在101中学里,爱心的传递从来没有中断。 

      行与思丨青年演员谈戏,要传递出人间大爱 

  高新海,在现实中活着,而齐奎,把高新海带进文学艺术中,带到电影荧幕上。 

  齐奎是一名年轻的80后男演员,看到以陇海大院和高新海为原型的《好好的活着》剧本时,毅然答应了杨真导演出演男主角。从高新海没有病之前的20来岁开始演,一直跨度到60来岁。齐奎坦言,自己也跟着高新海,越活越明白了。 

  每逢遇到河南人,齐奎现在都会说起他演的这个角色,他说,“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在灾难面前的乐观态度。当高新海在讲述不堪回首的往事时,他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偶尔还会嗨嗨地笑出声来,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格,带给每个帮助他的人一种力量”。 

  “想通过电影,演出高新海内心所有的东西,传递出人间的大爱,让观众感受到,在不幸面前,豁达、乐观的心态是多么重要。”齐奎说,自己在用另一种方式帮助着他。 

  “接演这个角色还有一个考虑。我母亲当时突发脑溢血,半身不遂,不太想接受治疗,通过演这个电影,给母亲看,这世界上还有这样坚强、乐观的人活着。”齐奎说。 

  一名年轻的观众看后给他发来如此影评:“晴天朗日看不到阳光明媚,绿树参天听不见小鸟歌唱。现在的人幸福指数很低,这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出了问题,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忘记了感恩和珍惜。” 

  而在现实中,齐奎也潜移默化地受到高新海的影响。“我每年只接拍两部电影,想要留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他说。 

  《好好的活着》是一部以陇海大院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今年5月份在郑州部分院线上映。在电影中,以高新海为原型的男主人公高地,经过多年的磨难后,与初恋最终结合,并实现了做一名足球教练的梦想。 

  该片编剧孟宪明认为,邻里之情,在陇海大院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任何细小的东西,都有发达的精神根系。通过稀松平常的事,你会看到邻里之间那种丰盈的情感。 

  孟宪明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而家庭伦理关系延伸到院里、社会中,邻里关系是在模拟家庭伦理关系,模拟成功,邻里关系就会很和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高新海给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显示出一种力量。他在告诉那些健康的人,生活是幸福的,没有理由再去抱怨一切。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台湾多扶接送:只有障碍的环境,没有障碍的人 下一篇 轮椅画家传授百余名残疾人“金手指”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4825949     当前在线人数: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