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话费陷阱:真有其事还是夸大传播?晨报记者实探"吸费电话"究竟
百次求“吸费”,竟无一次成功
□晨报记者罗剑华 赵磊
深更半夜,床头的手机铃声骤起,而当主人惊醒查看时,却发现铃声只响一声后便被挂断……一般,机主对这种“响一声就断”的来电报以愤怒和不屑,因为通过媒体的传播,他们被告知这种来电,可能是一种恶意的“吸费电话”,如果不慎回拨,就会遭致数十元甚至数百元不等的扣费损失。
然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机主被“响一声就断”的电话骚扰,“吸费电话”的可怕也开始被渲染、扩大。“吸费电话”究竟有多可怕?日前,晨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话费被吸”调查
回拨百个号码,仅产生4.15元话费
为了证实“吸费电话”的真实性,晨报记者日前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抽样调查。
-具体调查方法
3月25日-4月10日:收集周边亲友、同事和部分受访读者曾经接到过的“响一声就挂”的手机号码共122个。
4月11日:专门购买一张上海移动的“神州行”卡号,确认该卡号没有任何呼出记录,除手机卡原始具备的“主叫显示”、“国内移动漫游”、“IP电话”等基本话费业务外,没有其他增值收费的服务项目。
4月15日:记者使用该手机号码,对收集到的可疑号码逐一进行回拨。共“回拨”并记录了122个可疑电话号码的接听、收费情况。
结论:没有发现一例“吸费电话”的存在。
具体情况:在122个拨出号码中,只有47个电话能回拨“成功”(其中34个电话中传出的是类似“香港六合彩特码”、“手机号码抽奖”等虚假中奖欺骗语音,另有7个电话为非法交友的语音),其余75个电话号码中,均因为“呼入受限”、停机、空号等原因,未能接通。
费用记录:记者通过“中国移动通信”网站,查询回拨上述电话号码所产生的收费情况,证实在122次拨打后,记者的手机只有13笔收费记录,总额4.15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122个电话中有两个以“00852”开头的13位电话号码,经证实是香港地区的国际长途号码,由于记者的“神州行畅听卡”没有开通国际长途漫游业务,所以未能获悉这两个电话的“吸费”情况。
记者又仔细分析了被收费的13笔话费,发现所有的话费均由“通话费”和“长途费”联合构成,从平均每个长途通话0.32元的话费也显示出,上述13笔话费的收取并不离谱。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记者在回拨时明明有47个电话传来了语音(电脑或者真人接听),实际却只有13个电话被电信部门计时收费。也就是说,这些貌似“吸费”的电话号码,非但没有将记者的话费吸走,反而还让记者占了免费“接通”的便宜。
“事实上,你听到的电话语音提示,并不是手机接通后的正常语音。”昨天,广东移动的10086客服人员表示,之所以很多看似接通的手机没有被收费,是因为有人将垃圾语音录制成了“个性化彩铃”,导致这类手机被呼叫时,本该是“嘟嘟”的等待接听信号,被故意播放成了事先录制的语音信号,这类“小技巧”通常会被散播虚假信息、诈骗信息的不法人员所使用,拨打这类电话并不会对主叫方造成实际的话费损失,但是会在造成骚扰的同时传播诈骗信息。
| 欢迎参与调查 | ||
相关新闻:
| 本文导航: | ||
| ·“话费被吸”调查 | ·巨额话费陷阱调查:真有其事还是夸大传播(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