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红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一群男女老少,头缠绷带,“扑通”跪在地上,嘴里喃喃不停。
5月14日,第一架来自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穿破阻隔了40多个小时的世界,飞抵汶川。拉开舱门,魏建红第一个跳了出去,踏上那片废墟充斥的土地。
当地人哭着围了上来。他们拿出红绸带,尽情挥舞,“吉祥鸟来了,我们有救了。”
此前两天,陆航团已连续6次尝试开进汶川,但因为天气原因,均告失败。地震把汶川和外界,彻底阻隔成了两个世界。世人陷入一片焦灼。
14日8时,天气好转了一些。作训部门立刻安排了3架飞机,再飞汶川。长机机长由一名副团长亲自担纲,水、火腿肠、饼干、药品、帐篷等早就装上了飞机。9时许,魏建红爬上长机,心里仍打着鼓。
峡谷里漂浮着团状的浓雾,能见度很低。沿途目之所及,仍是民房垮塌、山体滑坡的景象。机舱内沉默着。机长和副机长崩紧了弦。两人一人看近处,一人观远方,握着驾驶杆,小心穿行。
一小时后,一座河水环绕的小城出现了,“那是汶川!”螺旋桨发出“哒哒”声,把下面的土地惊醒了。稀疏搭建的帐篷下,人们陆续跑了出来。男女老少们,仰望着天,又吼又跳。不断有红绸布挥舞起来。
没有合适的着陆点,直升机盘旋了好几圈。舷窗下,人们点点散开,却又随着直升机不断汇集,追着跑。长机最终选择了一座山头的空地,泊下。魏建红挂上相机,拉开舱门,“咚”地一声,跳了下去。
他脚下的土地,已经被地震隔绝了40多个小时。
他同时也呆了。一群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跑了过来,向着直升机,齐刷刷跪下。有的缠着绷带,全身灰扑扑的。老人们在哭泣,含混不清说,“吉祥鸟来了,我们有救了。”本报记者 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