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注 一个盲校校长的办学困惑
浏览量:586 发布时间:2011-09-18 10:46:41
分享至

穆“校长”很忙,学校开学加上儿子结婚,让他一下午电话不断。但穆“校长”最近也有点烦。因为虽然一天忙到黑,但学校仍有很大的亏损,这让他压力越来越大。
之所以称他为穆“校长”,因为穆孟杰是河北省平乡县特教学校的创办人,在该校还是民办学校时就担任校长。但自从学校被县教育局“公办”以后,他就不再是校长了。穆“校长”代表的是他过去的状态。
学校“公办”以后,虽然教育局派来了新校长和一个公办老师,盲人学生也享受了“两免一补”,但十多位教职员工的工资却还得穆孟杰发。他身为盲人,只能加班加点给人按摩赚钱,甚至还提高了收费,但仍然很难维持学校运作,显得入不敷出。
据穆孟杰说,在学校取得了“公办”身份后,国家下拨了280万元的特教补助专项资金,但县里也没向学校投入。对于学校下一步的发展,他感到很茫然。
一次打击改变了人生

  今年46岁的穆孟杰,是河北省平乡县东辛寨村的普通农民,4岁那年不幸失明,他记忆里的童年只有无助、痛苦、悲观以及别人的嘲讽。到了上学年龄,听说身边的伙伴们都上学了,他也缠着母亲带他去学校,但学校却坚决不收,上学的梦想就此破灭。
穆孟杰说:“父亲曾说,孟杰,认命吧,学咱上不了。我管你一辈子!”但生性倔强的他暗下决心,绝不成为家庭的负担。他靠养兔子和羊,换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
生活就这样平淡地过着。直到13岁那年的一次打击改变了他人生的目标。
穆孟杰回忆,13岁那年,一次放羊时,羊跑到生产队的麦田里吃麦苗,生产队队长发现后,竟然骂道:“你这个小瞎子,能干啥?放羊都放到麦田里了,罚款!”结果,每只羊罚5元,37只羊共罚了185元。穆孟杰说,这些钱,能解决全家人一年的温饱了。
这件事对穆孟杰打击很大。为了不再拖累父母,13岁的他决定远走他乡求师学艺。
于是,他卖掉了羊和兔子,背上几十个玉米窝头,靠着一根竹竿探路,踏上了流浪之路。经过一年多近似乞讨的生活,徒步走了十几个省、历经艰辛磨难,终于遇到了会说拉弹唱的盲艺人马增深,才开始拜师学艺的生涯。
在18年的“一根竹竿闯天下”中,老穆练就出了吹拉弹唱、说书讲道、针灸按摩、点穴治病的立身绝技,并实现了娶妻生子的人生目标。
艰难办学为圆梦

  有了家庭后,穆孟杰本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在他的心底一直藏着一个遗憾,那就是小时候没能上学。想想农村那些和自己同病相怜的盲童,他决定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1999年9月19日,特教学校在东辛寨村破土动工。虽然中间遇到了资金困难,但在残联以及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下,2000年8月25日,投资125万元占地15亩的学校正式落成并开学。学校有南北两个教学楼,两个操场,西边还有供46个盲童住宿的两排平房。教学条件虽然有些简陋,但规模并不小。
多年的梦在这一刻终于圆了。
学校当时叫平乡县特教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式民办学校。
开始办学时,特教学校不仅招盲童,而且招健全孩子入学。穆孟杰说,这么做一是为了弥补盲童教育经费的不足(编者注:对盲童的收费很低,一个月100块钱),他称之为“以校养校”;另一层考虑是,让盲童和健全孩子在一起共同生活和学习,有助于盲童的健康成长。
由于盲童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下生活,不少盲童刚入校时只会摸着、爬着走路,有的还不会用筷子。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穆孟杰尝试着把两个盲童和6个健全孩子编在一起,让他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他把这个活动命名为“同一片蓝天共享七彩阳光2+6活动”。
在学校,“走路”也是盲童们要学的第一课。穆孟杰将自己多年总结的“走路歌”、“用杖歌”、“方向歌”教给学生,然后拿着盲杖一遍一遍地练习。“两边打一打中间收一收,井坑泥水试着走。”“未曾走路别抢先,走路记住靠右边。”“迷路摸树问方向,南面发干北面绵。”
学校还开设了吹拉弹唱、针灸按摩、盲文三门课程,全都由他上课,传授平生所学。他顾不过来,妻子和儿子、女儿就都上阵,帮忙料理盲童们的日常生活,教他们自理。
穆孟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克服重重困难创办这个学校的目的,就是帮助盲人战胜已存在的心里障碍、生活障碍、智力障碍问题。为盲人生活自理、自立打下基础。
办学10年来,已有200多名农村来的特教学生从这里学到了“生存本领”,掌握了“一技之长”。过去,有人鄙视他们,认为他们一不能看,二不能做,是一个无用的人。现在他们通过学习深造、开发智力、释放潜能,已变成了自食其力者。除了两名毕业生留校任教,其他毕业生基本上都找到了工作,有的一个月拿1000多元工资,有的自己开按摩门市当上了老板。
由“民”转“公”

  学校的名声越来越响,穆孟杰的事迹也从平乡县传到了市里、省里和全国,乃至海外。
2006年,穆孟杰事迹被编入盲文教材,穆孟杰还获得“2006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入选2006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获得“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2009年7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自强模范暨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穆孟杰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也曾专门采访过他。
每说到这些,穆孟杰的脸上总是露出骄傲的笑容。
据穆孟杰介绍,随着影响的扩大,2003年县教委开始与他协商,欲将学校性质变为民办公助。2004年通过了省教委评估验收。后来国家有规定,每个县都要有一所特教学校,2007年,县里把他这所学校报了上去,并通过了省级平乡县特教学校验收。2008年1月23日正式被县里命名为平乡县特教学校,县里正式颁发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属于县直单位。
穆孟杰说:“从2004年以后,县教育局就派来了校长和公办教师,最多时派了5名教师。现在的校长曾现改在2008年被调来之前,是一所公办小学的校长。他现在也是特教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校长和教育局派来的教师,工资都是由教育局发。从2008年开始,学校的盲童也像其他公办学校的孩子一样享受了国家的‘两免一补’待遇。”
后来随着农村“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特教学校招收正常孩子就越来越困难。到2008年,学校停止招收正常孩子,变成了纯粹的特教学校。教育局派来的教师也都陆续调回。现在只剩一名校长和一名教师。偌大的院落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盲人“校长”的困惑

  “以校养校”实行不了,办学经费就举步维艰了。
除每年盲童的生活费、教师工资等支出占一定比例外,盲童所需的学习书籍和演奏器材在支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每个盲童都有属于自己的二胡、笛子、盲文写字模具等,仅为组织盲童军乐队,购买乐器就支出7000余元。
穆孟杰说:“除了教育局派的校长和教师的工资是由财政发的外,其他教盲童的教师的工资都是一直由他本人支付的。”
为了补贴学校开支,十年来,老穆一直没有停过兼职给人针灸按摩。盲童招收到15人时,老穆实在无分身之术便兼任全部课程。后来他聘请了两名盲文教师。但半年后,因工资低,两名老师都离开了。
他尝试着培养自己的学生“留校任教”,第一批留下来3个,但种种原因,最初培养的3个留校任教老师还是走了。第二批留下来两个,一个教盲文,一个教按摩。
但学校运转的经费问题始终是个令穆孟杰头疼的事。穆孟杰向《法治周末》记者说:“2009年省政府第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全面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投入。文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0倍至15倍,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但国家拨给学校的特教经费一直没有完全落实。”
为了挣钱,老穆只有在晚上闲时给学生们上上课,每天上午他给人针灸、按摩、讲周易挣外快,下午处理学校的各项杂事。如果平日的外事接待耽误了白天上午挣外快的工作,晚上还得加班加点干活挣钱。
即便如此操劳,每年仍有几万元的亏损,这让他压力越来越大,办校时的乐观情绪也慢慢减退。“现在连给教职员工发的微薄工资都难以维持,教学教具等教学设施严重匮乏,学校最基本的运行和日常教学工作都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他说。
穆孟杰还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2010年9月8日,县教育局派人来学校,为‘平乡县特教学校建校项目专款申请表’加盖学校公章。这个项目的数目是280万元。”他本以为这笔专项资金会放给特教学校使用,但资金下来后,并没有人通知他。后来听说教育局要在县城再建一所特教学校。这让他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现在这所特教学校是什么性质呢?说是民办,教育局却派来校长和教师,县里下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列为县直单位;说是公办,特教老师和员工的工资县里一直不管,特教经费一直没有完全落实,特教专项资金不投放。”穆孟杰说。
学校今后如何发展,这让他很茫然。
“过河拆桥”为哪般

  对于穆孟杰反映的问题,记者到县里进行了采访。对于穆孟杰,大家多持敬佩的态度。认为他不容易,干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也为县里、市里争了光。但说到验收的问题和专项资金使用的问题,教育局的一些领导却有了不同的态度。
听说记者采访特教学校的事,教育局局长张鸿阁表示,验收是前任领导的事,关于学校性质和专项资金的事,他不知情。于是他找来比较清楚此事的庞国荣副局长向记者介绍情况。
对于穆孟杰向记者介绍的情况,庞国荣认为基本属实。他说:“特教学校承担了平乡县的特教任务,为县里争得了荣誉,这是事实,省里也确实到这所学校进行了验收,并给予了很高评价,这也是事实。”但对于学校的性质,他说到底属于民办公助还是公办,一直没有文字的东西。2008年下半年,穆孟杰向教育局申请要把学校改成公办性质,但因为要报县政府批准,此事就没有了结果。
前任教育局局长、现为副县级领导的王雪栋也承认,省里来县里验收特教情况,当时是把穆孟杰创办的特教学校作为县里的学校予以介绍的。对于平乡的特教事业,穆孟杰作了很大贡献。但卸任局长后,有些情况他就不太清楚了。
对于使用特教学校公章申领280万元特教专项资金一事,庞国荣也认为是事实。对于专项资金如何使用,他说局办公会作过研究,但他没有看到过相关的文件。
县教育督导室魏主任认为,这笔专项资金是专款,200万元是建设费用,80万元是购买特教设备的费用。为什么专项资金不能投给现成的特教学校?魏主任说:“市县领导有要求,上边文件也有规定,特教学校只能建在县城。而且,校址已经选好。”
记者要求看看这份文件,魏主任却说县教育局没有。
至于专项资金为什么不能投给现成的特教学校,魏主任还说了一个观点,他说:“现在的特教学校是穆孟杰投资建起来的,如果280万元投过去,容易留下后遗症,不好监管,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记者问道,相关情况教育局和穆孟杰沟通过吗?魏主任说,新校建成后沟通也不迟。
不过,让穆孟杰疑惑的是,在人口仅有30万人的平乡县,究竟是否有必要办两所特教学校?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牵手热线”服务残运会 盲人免费听残运节目 下一篇 泸州走出的盲人棋士廖昌强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4927767     当前在线人数: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