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高尚与感动 石铁生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浏览量:523 发布时间:2012-03-04 08:46:07
分享至

1月4日上午,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响起了钢琴声。这首出现在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之时、写照生命崇高意志的动人乐曲,徐徐拉开中国作协当日举行的史铁生文学创作研讨会序幕。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史铁生61岁的生日。这位一年前去世的作家,曾作为知青插队延安,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98年因肾衰竭导致尿毒症。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优秀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著名散文《我与地坛》等。其《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病隙碎笔》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在这样一个日子,我们中国作协邀请首都部分作家、评论家和史铁生的生前好友,以这种朴素安静的方式与他对话和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致辞平静而充满感情。

 

    研讨会播放了回望史铁生的短片《生命的色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录像,一行行文字,一声声叙述,让观者闪烁泪光——与其是研讨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不如说是感受和追问他艰难而伟大的生命!

 

    “我感到,铁生又回到了我们中间。”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回忆,“平日铁生的安静、安详,抚慰式的微笑,使他成为巨大气场。他不仅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思考着社会人生,甚至思考着宇宙,给我们回答了很多关于文学、人类命运和困境等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作家学习。”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表示,正因为自己与史铁生有同样的境遇,对史铁生有了更多的敬意。“当一个男人把咀嚼痛苦当生命意志,那就是英雄。他在痛苦中写下了那么多有价值、有重量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作家队伍的真英雄。他活在喧嚣之外,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他的伟大在于让生命回归本真。”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著名作家胡平也对史铁生将残疾视作“上天给予自己的礼物”表示由衷的感动和敬佩。

 

    “他一直追寻‘写作’与‘活着’的关系,并认定自己是因活着而写作,在承受苦难中完善着自己的人生,实现了从文学家到哲学家的转变。”

 

    胡平认为,在一个缺乏崇高感的时代,史铁生努力接近“崇高”的目标,“他的写作,致力于提升人的灵魂。他坐在轮椅上,却比常人走得远;身体不能到达的地方,他的眼睛和心灵能够到达;他的地坛连接着天坛,以及更远的世界。”

 

    研讨会大厅,布展着史铁生不同时期的照片,温暖地微笑着。每个人手里,发放着最新的纪念文章——史铁生的妹妹史岚以细腻笔触写就的《天上人间,相距并不遥远》……

 

    史铁生中学同学、作家刘庆邦也赶到了现场。他说:“史铁生善良的天性,高尚的心灵,悲悯的情怀,决定了他生命的质量。有人认为文学是一种混沌的状态,其实,从广大作家、读者对史铁生的怀念、尊重,可以看到文学的存在和标准。”

 

    “今天我们举行史铁生文学创作研讨会,为的是让我们回到文学本身,重新出发,奋力前行。”铁凝表示。

 

    “有人说你就要离开村庄,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你的眼睛比太阳更明亮,永远照耀在我的身上……”在《红河谷》的歌声中,人们静静走出研讨会大厅。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才艺夕阳红 大连盲艺人刘连生吹拉弹唱样样行 下一篇 哈市机关事业单位将统一实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4929037     当前在线人数: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