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而非“隔离”:国外盲人能做什么.
浏览量:627 发布时间:2014-05-14 10:24:07
分享至
2008年生效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46个签字国,其中明确指出,对于残疾人的教育,公约的精神是“融合”而非“隔离”。残疾人,包括盲人,不应该被隔离在特殊教育系统中,而应该回归主流教育系统,实现“融合”。在盲人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这一精神已经成为共识。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没有专门的盲人学校和特别设立的专业,大多数高校和专业都有盲人接受高等教育。

美国的高考SAT,考试机构会为盲人提供无障碍化考试服务,包括大字体试卷、盲文试卷,以及辅助设备,如电子放大镜和台灯。

除了由于生理原因无法学习的个别专业外,盲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至于到底有多少专业中有盲人学生,即使美国盲人联合会也无法精确地统计,因为不是会员的盲人大学生可能在某个大学里读某一个不为别人所知的专业。在美国许多专业领域都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盲人,包括律师、神经科医生、普通中小学教师、社会工作者、钢琴调律师、心理咨询师和外交官等。

“美国有4000个盲人律师。”中国盲协主席李伟洪说,这说明盲人并不是不能从事更多样的职业。

在美国,盲人可从事的职业有147种之多。在德国可供视力残疾人选择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有49个不同种类。

“融合”而非“隔离”,也符合当下流行的对残疾的定义,残疾并不只是一个生理概念,而是个体身心缺陷与环境中障碍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能够提供克服个体缺陷的环境,那生理残疾对残障人士的影响就能降到最小化。

这是“融合”的目的所在。

传统的福利国家瑞典,是“融合”理念的发源地,早在1990年代,“融合”的教育理念就已经被广泛认可,教学面向所有学生,所有学生都能平等进入普通学校就读。这段时期,瑞典99%的残障学生进入了普通学校,仅有1%中重度学习困难和其他残疾的学生留在特殊学校。

如今,这一面向残障人士的教育理念,不仅在发达国家中盛行,在发展中国家同样得到认可。包括乌干达、蒙古在内的一批第三世界国家,都已经实现了面向残障人士,包括盲人的“融合”教育。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盲人高考生 下一篇 乌鲁木齐30余名残疾人体验无障碍设施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4843350     当前在线人数: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