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黑暗……
浏览量:818 发布时间:2015-10-18 11:34:08
分享至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

走进“黑暗工作坊”大河报带读者感受视障人群的真实生活

    □记者贺笑天刘瑶实习生王堃文图

    核心提示|走进黑暗,对健康的你来讲,是每晚的享受,对视障人士来说,却是一生的磨砺。昨天是国际盲人节,大河报联合郑州市和勤青年志愿互助中心,邀请公交司机、眼科医生、企业高管、电台主持人等一起加入“黑暗工作坊”,体验白天去懂夜的黑。

    【体验】假如世界突然黑暗了半小时

    昨天上午,读者们跟随引导员、装备好眼罩和盲杖,进入工作人员事先布置好的“暗房”,开始了半小时关闭视觉的黑暗体验。

    在两位视障引导员的不断提示和指引下,读者们依次穿过了沙发、茶几、钢琴组成的“客厅”,由绿植、落叶组成的“公园”,由柜台、食物组成的“超市”,以及由饮料、吧台组成的“咖啡馆”。

    “呀,我踩到枯叶子了!”

    “这瓶是矿泉水吧,比可乐瓶粗。”

    “你找给我的钱不对吧,应该是几张?”读者们调动眼睛以外的一切可用感官,努力应对着各种考验。

    “所有的感觉都被老天收走了,从没想过要用触觉生活,很恐惧。”电台主持人张明由衷感慨。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出现的不和谐状态,都是因为没有用心去感受,而误会对方表达的意思。”企业高管李轶茹说。

    【分享】

    视障引导员:用20%的感官活出100%的人生

    “大家好,我是1号引导员李玉梅,请跟着我的指示前进。”当视觉被封闭的慌乱在心里流窜时,这个温柔镇定的声音抚平了体验者心中的躁郁。

    而体验结束后揭下面罩,大家仍然没有分辨出来,眼前这位一头栗色卷发、妆容精致、穿着时髦连衣裙和高跟鞋的女士,竟然是一位从未感受过光明的视障人士。

    这是41岁的李玉梅第一次做引导员,她笑着承认自己刚才有点紧张,“就是担心大家碰着了,我的水平我不担心,有自信。”她的性格就像笑容一样爽朗,李玉梅告诉记者,自己的爱人也是一位视障人士,两人是盲校同学,现在一儿一女,圆满幸福。

    “我们也跟正常人一样,爱美,有一心想要追逐的梦想。”李玉梅说,爱打扮的她从小就培养女儿的审美,“出门前我让她自己检查好衣着,搭配得体才能出门。”

    “有点不好意思呢,我刚把手机淘宝给卸了,这不快双十一了嘛!”李玉梅最大的爱好就是网购和旅游,依靠读屏软件她一一“浏览”评价,再参照店铺信誉,往家里置办了从零食到家具家电各种大小件,买得实在太多了,只好主动卸掉手机上的终端,向爱人表示“再买就剁手”的决心,李玉梅幽默地解释。

    眼科门诊医生石迎辉说,人接触外界信源,80%来自于视觉感官。然而李玉梅恰恰用20%的感官活出了100%精彩的人生。

    眼科医生:应把“黑暗中的对话”纳入职业培训

    石迎辉在此次体验之前,他仅仅参与过医院组织的“蒙眼小游戏”。

    当最后一丝光亮都被眼罩遮起来时,石迎辉说,他真实感受到了着急和不确定所带来的深深绝望,“没有光,完全依靠其他感觉,摸、闻、听,我站在4号位,一直牢牢扶着前面3号的肩膀不敢松手,一松开就没方向了。”

    石迎辉发现,除了焦虑和绝望,原来打开内心、百分百信任别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你没有选择,只能信任身边的人,信任引导员,后来他们说两位引导员都是视障人士,我完全没想到。”石迎辉说。

    他的职业接触最多的是低视力人群,很少接触完全感觉不到光亮的视障群体。尽管上学时学的就是“视光学”专业,也学习过使用盲杖,可是如此真实的感触从未有过。“应该把这种体验形式纳入眼科医生职业培训,可以激发职业自豪感,更努力去挽救病人的视力,哪怕有一点点亮光。”

    公交司机:明眼人“打的”,视障人士“打公交”

    郑州37路公交车司机孙跃青提出建议:在一些城市的公交车站,等车的盲人能够使用移动终端,将自己当前的所在地和乘车信息输入并发送出去,离他最近的公交车司机在收到讯息后,对相应站点的上车乘客就会格外留心。“郑州也应该运用这样的技术,让盲人们出行更便利。”

    “很多时候我们在车上,不知道有盲人要乘车,或者周围环境限制,盲人没法知道是哪路车来了。”孙跃青说,“这种时候如果能借助技术,在司机和盲人乘客之间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这和我们现在的打车软件很相似,我们把这种技术推广到盲人的手机上,配合读屏软件一起使用,就当是给盲人们‘打’公交车。”孙跃青说,用双手给盲人搭建一条看不见的盲道。

    不过,对于盲人乘车终端的推广,孙跃青也不是一味地乐观。“一个是成本,这不太好说,另一个就是盲人自己的出行习惯。”在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门口,孙跃青所在的37路车队设置了供盲人按摩师使用的临时停车点,但许多按摩师们十几年下来,或是自己回家,或是家人接送,早就有了固定的出行路线。“有位刘大夫每天下班自己走到人民路坐地铁,到桐柏路下车再换乘公交回家,习惯这东西不好改。”

    小贴士  黑暗中的对话

    “黑暗工作坊”体验馆让明眼人走入漆黑环境,用脚、手、耳、鼻和皮肤来感知世界。

    郑州市和勤青年志愿互助中心理事长张楠讲述了它的来历。

    德国一位电台DJAndreasHeinecke经常在节目中接听视障人士倾诉的电话,其中有人想找工作,AndreasHeinecke虽然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为他在电台找了份工作。

    一次工作间失火,所有员工都惊慌失措,唯独这位视障人士异常淡定,他用低沉的声音说:“如果大家相信我,我能带你们走出去。”

    在他的帮助下,大家成功逃离了火海。

    由此AndreasHeinecke发现,视障人士的能力不逊于明眼人,在某些方面甚至更优。1988年,他在德国创办了“黑暗中的对话”体验活动,希望借此消除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并为失明人士提供平等的工作机会。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温州市市区轻度残疾人每人每年可享受600元公交补贴 下一篇 在信息爆炸时代遭遇“书荒”:盲人只能看这世上1%的书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1950331     当前在线人数:191